10.3969/j.issn.1671-8348.2016.03.048
静脉留置针肝素钠封管与生理盐水封管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静脉留置针又称外周静脉短套管针,因其拥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价格便宜、安全迅速、易于操作、便于固定、减少护士工作量、减轻因钢针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等优点,能有效地保证输液、输血等抢救的需要,使得临床应用不断扩大[1]。如何保持血管通路的通畅,保障治疗顺利完成,其重要环节体现为封管。目前静脉留置针封管主要采用两种方法:肝素和生理盐水[2]。肝素是一种抗凝剂,可以减少封管的发生概率和缩短封管发生的时间,但也可能会引起哮喘、荨麻疹、结膜炎和发热等不良反应[3]。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与体内钠水平衡及血液循环密切相关,其优点是封管不受病种限制,尤其适用于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障碍和肝肾功能不全等不宜应用肝素钠的患者[4]。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的应用,在封管液的选择方面,究竟用哪一种更合适,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本研究旨在对肝素钠和生理盐水在静脉留置针封管临床应用后相关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静脉留置针、肝素钠、留置针封管、生理盐水、临床应用、临床护理工作、肝肾功能不全、医务工作者、血液循环、血管通路、相关因素、细胞外液、系统评价、外周静脉、机制障碍、患者、反复穿刺、发生概率、穿刺次数、出血倾向
R248.1(中医临床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2CB518103。
2016-03-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26-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