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8348.2015.12.046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在麻风病中的研究进展
麻风病是传统慢性传染病中的一种 ,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所致.麻风杆菌感染机体后以皮肤和外周神经受累为主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 ,脱眉 ,神经粗大 ,痛温触觉减退 ,溃疡 ,爪形指 ,垂腕 ,角膜溃疡等.麻风病是人类主要的致残疾病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因感染麻风病导致残疾的人数有300万至400万人.国内由此病致残总人数约为12万人 ,其中已经完全丧失劳动力的大约有4万人.麻风病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 ,是一个病谱性疾病[1 ] .麻风分枝菌主要寄生于人体并且通过人体传播 ,故人类是它最主要的宿主和传染源.未经治疗的麻风患者(特别是多菌型)可以通过呼吸道及皮肤黏膜排出大量麻风杆菌 ,并由飞沫或悬滴向健康人进行传播.但是当正常人在与传染源同等条件下接触时却只有很少一部分(对麻风杆菌存在细胞免疫缺陷)被感染致发病[2 ] .由于麻风杆菌本身的毒力很低 ,人接触麻风杆菌后是否会感染以及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机体对麻风杆菌的免疫应答 ,主要是由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决定的(体液免疫对麻风杆菌没有杀灭作用)[3 ] .有研究表明 ,麻风患者细胞免疫缺陷可能与一类称为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leukocyte immunoglobulin (Ig )-like Transcripts , ILTs]的物质密切相关.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细胞免疫缺陷、麻风病、发病机制
44
R755(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2015-07-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711-1712,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