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角膜褶皱变化与死后经过时间关系的实验性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数字图像分析技术研究死后角膜褶皱时序性变化规律并筛选合适量化指标.方法:兔镒死后随机分为睁眼组和闭眼组,每组 20只,置于 20℃暗室内.于死后 72h内每隔 1 h,使用数码相机采集兔角膜图像,应用 MATLAB软件分割出角膜幢孔区域图像,并提取反映死后角膜皱褶变化的 4项图像纹理特征参数值(CON 、COR 、ASM 、HOM).比较死后睁、闭眼对各参数值随死后经过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变化趋势影响,分析各特征参数(y)与 PMI(x)的相关性.结果:不论死后睁眼或闭眼,CON随 PMI呈上升趋势,COR呈下降趋势,但睁眼组 CON 、COR值较闭眼组变化迅速且幅度大;CON 、COR值与 PMI相关性较好(P<0.05),回归方程分别为 y=0.002 4x2-0.026 8x+0.467 3(R2=0.978,睁眼组)、y=0.000 4x2-0.010 6x+0.304 4(R2=0.904,闭眼组),y=-0.000 4x2+0.014 2x+3.893 8(R2=0.938,睁眼组)、y=-3E-05x2+0.001 2x+3.980 8(R2=0.852,闭眼组);ASM 、HOM值与 PMI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死后角膜褶皱发生时序性变化,纹理特征 CON 、COR与死后经过时间相关性较好.
角膜褶皱、死亡时间、角膜瞳孔区域、纹理特征、数字图像分析
44
R89(法医学)
公安部技术研究计划项目;辽宁网络安全执法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
2020-03-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51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