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4029.2013.02.033
酉阳县土家族文化建设的“取”与“弃”
面对科技理性的膨胀、物欲横流的冲击,人类社会所构筑的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将人文价值体系模式化,进而导致民族文化的流失.事实上,民族文化不仅是对本民族的民族存在的证明,更是对国家精神层面的建设和人类灿烂文明的完善和发扬,必须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一、文化发展之取其精华
土家族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十个民族之一.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调查数据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835.39万人,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34%,仅次于壮、回、满、维吾尔、苗、彝族,在全国各民族中人口排第八位.重庆土家族人口达139.87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72.21%,占全国土家族人口的16.75%.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和大巴山方圆10万余平方公里的区域范围,土家族人主要分布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庆市的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毕基卡、密基卡等等,意为"本地人".然而,以"土家"作为族称却是在汉族人大量迁入后才开始出现,随之族人便随着汉族称呼自己为"土人"、"土家"等,而在这些地区的土家语则逐渐开始消失.在1956年10月国家民族委员会的民族识别决议上,土家族正式作为单一民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1957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1983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其后酉阳、秀山、石柱、长阳、五峰、印江、沿河等民族自治县又相继成立.
14
2013-06-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