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粒度小波变换分析的四川盐源盆地沉积特征及其对盆地形成演化的指示意义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65

基于粒度小波变换分析的四川盐源盆地沉积特征及其对盆地形成演化的指示意义

引用
新生代期间的印度—亚欧板块碰撞及青藏高原隆升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四川盐源盆地位于红河断裂带和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之间的川滇地块,是板块碰撞过程中形成的构造逸出盆地,其形成演化对揭示板块碰撞及高原隆升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测试了盐源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沉积地层的粒度,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小波变换分析,结果表明,小波变换能够直观地反映粒度变化的潜在周期,为沉积界面的定量划分提供了一种有效方式.依据粒度数据的小波变换分析结果,盐源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沉积地层可以划分出2个一级突变、6个二级突变和6个三级突变,这些突变反映了不同时间尺度构造、沉积环境的变化.对不同时段典型样品粒度分布特征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该序列为一套以湖泊、河流相沉积为主的地层,结合粒度小波变换的一级突变,将盐源盆地的形成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5.4~4.7 Ma是盆地的形成阶段,沉积类型主要为浅湖亚相,在粒度小波变换曲线中表现为高幅震荡特征;4.7~3.6 Ma是盆地的扩张阶段,沉积类型主要为深湖、半深湖亚相,粒度小波变换曲线表现为低幅震荡特征;3.6~1.8 Ma对应于盆地的萎缩、充填阶段,其沉积相和小波变化曲线特征与盆地的形成阶段相似.上新世早期的盆地形成(5.4~4.7 Ma)与印度—亚欧板块在此时期的一次碰撞事件密切相关,而发生于3.6 Ma的盐源盆地沉积环境巨变则对应于青藏高原的一个重要隆升期.

盐源盆地、粒度、小波变换、盆地演化

37

P534.6(历史地质学、地层学)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33-002-006

2019-09-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713-72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沉积学报

1000-0550

62-1038/P

37

2019,37(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