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古海洋水化学条件变化证据——以贵州织金剖面为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4027/j.cnki.cjxb.2017.02.002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古海洋水化学条件变化证据——以贵州织金剖面为例

引用
基于贵州织金剖面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岩石薄片鉴定及古生物化石识别,划分出了2种碳酸盐岩沉积相、2种亚相和5种微相;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测试结果表明晚二叠世时期有机质的δ13Corg值(-27.7‰)向早三叠世时期的δ13Corg值(-28.3‰)逐渐偏负,反映了有机质类型由高等植物向低等微生物变化的过程;全岩的δ13Crock值由晚二叠世(-24.2‰)向早三叠世(-20.9‰)变大,反映了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事件造成了海洋生物的消失,进而引起12C在海洋中强烈富集;Fe-HR/Fe-T、Fepy/Fe-HR以及微量元素V/(V+Ni)与V/(V+Cr)比值大小,反映了二叠纪末期该区域的海水为氧化环境或弱还原环境,而三叠纪初期海水处于还原与铁化环境,在盆地内部没有发生硫化作用;V/Ni的值从晚二叠世的0.97~1.97向早三叠世的1.67~7.33明显变大,表明水体逐渐加深的过程,该结论与沉积微相变化相符;在生物演化上,从二叠纪末期的有孔虫—藻屑—三叶虫生物组合演变到三叠纪初期小型介壳—微生物组合,反映了该时期中国南方统一的两幕式生物灭绝与演化样式.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深水海相沉积、古海洋化学条件、碳酸盐岩微相、织金剖面

35

P534.46(历史地质学、地层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215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6T90125[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502156;Special Foundation of 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No.2016T90125]

2017-05-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217-22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沉积学报

1000-0550

62-1038/P

35

2017,35(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