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闽地区白垩纪早中期黏土矿物组成特征及其古气候显示
对浙江西南和福建西部地区11个剖面点陆相白垩系11个层位的碎屑黏土矿物组成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白垩系中下部大部分层位以伊利石为主,相对含量平均超过80%;闽西坂头组、浙西寿昌组顶部—横山组下部、金华组中部、衢县组上部出现了较为丰富的蒙脱石,最高达49%;高岭石一般较少,仅在浙西衢县组中部、寿昌组上部较高,最高达38%。研究表明,中国东南地区在白垩纪早中期主要属于热带—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与全国乃至全球温室气候一致;在浙西阿普特初期和赛诺曼早期间断有湿热气候,可能与区域古植物较为繁盛及较大面积湖区有关;闽西凡兰吟期,浙西阿普特早期、阿尔布晚期、赛诺曼中期部分时期存在短期相对干冷气候,大致分别对应于白垩纪全球大洋缺氧事件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并可能与区域隆升有关。
黏土矿物、古气候、白垩纪、浙江、福建
30
P512.2(动力地质学)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晚中生代温室气候-气候演变”之课题“晚中生代东西地区古气候重建”2006CB701401资助成果
2012-06-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