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油古地貌成因类型及其有利成藏条件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上里塬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为例
运用地层厚度印模法(延9+延10+富县组地层厚度)恢复出了陇东上里塬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形态,其形态为一级甘陕古河呈近东西向分布,二级庆西古河位于研究区南部向北注入甘陕古河,研究区的北部和南部分别发育姬塬和演武高地,在高地和河谷的过度带分别发育姬塬南斜坡和演武北斜坡,此外,在一级河谷中央还发育有河间丘,在斜坡上发育残丘、残梁次一级单元的古地貌。在此基础上,结合下侏罗统油藏分布特征和规律,提出了聚油古地貌概念,即在油气成藏过程中,能够有机的将油气成藏要素组合,进而使得形成有机的成藏配置条件,使之对油气成藏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古地貌单元;划分出了研究区内对下侏罗统油藏成藏起主控作用的残梁、残丘、河间丘3种聚油古地貌类型,聚油古地貌主要存在河流袭夺、河流转型、分水岭侵蚀3种成因模式。研究表明,聚油古地貌使得研究区下侏罗统油藏形成了构造主导、岩性控制的构造+岩性的成藏模式,聚油古地貌对下侏罗统油藏成藏创造的有利成藏条件为:①具有刚性特征的聚油古地貌与上覆的延安组"软地层"所产生的差异压实小幅度背斜和穹窿构造;②聚油古地貌容易形成河道砂体分割和披盖砂帽,进而形成的孤立透镜状储层砂体。
印模法、下侏罗统、聚油古地貌、成藏条件、上里塬地区
29
P618.130.2(矿床学)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项目1007RJYA013
2012-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962-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