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滩体及储集性
根据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野外剖面及钻井岩心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结合常规物性资料,对区内滩体的类型及特征、储集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和分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认为区内有内碎屑滩、藻粘结颗粒滩、核形石滩和鲕粒滩4类滩体,内碎屑滩和藻粘结颗粒滩广泛分布于中46井-杨家岩一线的雷三段,核形石滩集中于江油观音滩的雷三段下亚段,鲕粒滩集中于绵竹的雷四段中上部.这些高能滩体是局限陆表海和开阔陆缘海环境的产物,受后期成岩作用改造强烈,储集性差异大,雷三段中-上亚段的内碎屑滩和藻粘结颗粒滩在表生期岩溶作用和埋藏期溶蚀作用的共同改造下,储集空间内充填的石膏、石盐和方解石发生溶解,晶间溶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藻粘结"格架"溶孔和小溶洞发育,成为区内最有利的储集体,它们主要分布于中46井-鱼1井区块.
雷口坡组、滩体、储集性、成岩作用、分布
28
P618.2;TE122.2(矿床学)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911;西南石油大学校级科技基金2007XJZ047
2016-09-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