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敏感性与景观连通性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
三江源国家公园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突出,构建和优化其生态安全格局意义重大.运用2020年土地利用及遥感数据,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引入形态学格局空间分析方法(MSPA),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提取潜在生态廊道,基于重力模型识别重要生态廊道,形成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安全格局并进行功能优化.结果表明:(1)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源地面积为26 833 km2,占总面积21.80%.(2)共提取重要生态廊道9条(536.62 km)和潜在生态廊道55条(6 080.15 km),其中长江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共提取潜在生态廊道45条(5 124.17 km)和重要生态廊道8条(522.10 km),黄河源园区提取潜在生态廊道10条(955.98 km)和重要生态廊道1条(14.52 km).(3)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功能进行优化,划分核心保护区(39 613.58 km2)、生态保育区(67 261.84 km?)、游憩展示区(10 143.44 km2)、传统利用区(6 081.34 km2),分别占32.18%、54.64%、8.24%、4.94%.研究成果可以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空间规划调整及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功能优化提供参考.
生态敏感性、MSPA、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生态安全格局、三江源国家公园
32
F301.2;X321(农业经济理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青海民族大学校级规划重点尖兵项目;青海民族大学关于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课题重大项目
2023-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724-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