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 2018年淮河流域水热格局差异研究
基于淮河流域27个气象站点1959~2018年气象观测数据,通过FAO-PM56计算出蒸散量的基础上,构建以气温、降水、蒸散等9种要素在内的水热指标体系,运用气候倾向斜率、Mann-Kendall(M-K)检验和地理空间插值等方法,揭示淮河流域近60年水热格局特征.结果 表明:60年来,淮河流域总体呈湿热趋势,表现为气温、最低气温、年降水量呈波动上升,最高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蒸散量下降趋势;年内分布表现为水热变化同期,高值集中分布在6~7月,呈单峰型分布;年代际分析表明近60年来研究区暖湿趋势显著,呈现出年均气温,最高温、最低温均先下降后上升,而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与之相反,降水要素均是先上升后下降,之后再次上升的趋势;从突变特征来看,热量要素突变稳定性高于水分要素;淮河流域热量因子空间分布呈现较为明显的对角(西南-东北)变化趋势,是南北交错带带来的经纬度地带性以及地形作用的综合结果,水分要素空间分布格局体现出较强的纬度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
水热格局、淮河流域、蒸散、Mann Kendall
30
S162(农业气象学)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宿州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宿州学院自然科学重点科研项目;宿州学院地理科学一流专业;宿州学院第四批优秀学术技术骨干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2021-08-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366-1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