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都江堰市为例
农村居民点用地是乡村聚落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新建或重建过程从空间上来看是其与内部和周围环境之间相互竞争控制与覆盖的过程.在我国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却不降反升,其空间布局与扩张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反馈还考虑不足.借鉴景观生态格局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以都江堰市为例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评价与分析.结果 表明:(1)近十年来,研究区各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空间分布相对集中,生态较适宜与高度适宜区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而较不适宜与不适宜区域则扩张明显,“一减一增”的鲜明对比表明人类活动对当地景观生态格局的干扰在明显增强;(2)不同时间段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生态适宜性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在生态不适宜区,农村居民点的数量与面积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而中等适宜及以上等级区域的农村居民点数量与面积则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3)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生态适宜性处于不断变化之中,2005~2010年和2010~2015年,分别有559.39和781.11 hm2的农村居民点生态适宜性等级发生了变化.研究结果对于加强当地重要生态景观单元的保护,协调入与土地、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制定村庄建设发展规划等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农村居民点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最小累积阻力模型、都江堰市
28
F311(世界农业经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9YJCZH051;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青年项目SC18C033;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8ZA0400
2019-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386-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