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北六个自然保护区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比较
为了解鄂西北地区的鱼类多样性和鱼类群落结构,于2007~2012年先后对鄂西的八卦山自然保护区、堵河源自然保护区、五道峡自然保护区、南河自然保护区、野人谷自然保护区及漳河源自然保护区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个自然保护区共有鱼类79种,隶属4目15科51属.鲤形目鱼类为6个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类群,共56种,占总数的70.89%.6个自然保护区的鱼类食性和生态类群相似,鱼类食性均以肉食性和杂食性为主,草食性鱼类较少;定居性鱼类占主体,河湖洄游性和喜流水性鱼类较少.渔获物分析表明,堵河源自然保护区鱼类丰富度指数(D)最大,为2.60,八卦山自然保护区鱼类丰富度指数最小,为0.91.多样性分析表明,同一水系的保护区之间的βC值和βR值均比处于不同水系的保护区之间的βC值和βR值小;处于同一水系的保护区相似性系数(Cj)较高,处于不同水系的保护区之间的相似性系数较低(Cj),这很好的诠释了处于同一水系的自然保护区在地理环境上的连续性,而处于不同水系的自然保护区之间出现了地理环境的分化隔离.目前水电开发和过度捕捞是该地区鱼类最大的威胁因子,建议强化渔政管理,并建立鱼类人工繁育基地,以减缓水电工程带来的不利影响,恢复天然渔业资源.
鱼类、群落结构、多样性、自然保护区、鄂西北
26
Q958.15(动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041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471041;国家支撑计划2013BAD03B03-01National support program 2013BAD03B03-01
2017-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384-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