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8227.2006.01.020
三峡水库入库污染负荷研究(Ⅱ)--蓄水后污染负荷预测
在文献[1]基础上,预测三峡水库2010年和2015年的入库污染负荷.采用包络线法预测排污得到有效控制的低负荷水平(最佳状态),排污继续恶化到一定限度的高负荷水平(最坏状态),以及按正常排污介于高、低负荷水平之间的中负荷水平(一般状态).在预测入库污染负荷时,把长江、嘉陵江、乌江进入的背景水质污染负荷分为天然背景负荷和上游贡献负荷,天然背景负荷保持不变,上游贡献负荷根据上游水污染控制规划按高、中、低负荷水平预测.预测表明,库区内的污染负荷占入库总污染负荷的比例较小.中负荷水平下,库区污染源占入库总负荷的比例为8.50%~22.93%.污染负荷主要来自长江、嘉陵江、乌江上游的贡献和天然背景负荷.在低、中、高三种负荷水平下,扣除天然背景值时,2010年低负荷水平时BOD5库区负荷占28.8%、中负荷占32.5%、高负荷占35.04%.总磷出现反常,库区的总磷的污染负荷在低负荷水平下,所占入库负荷的比例高于中负荷水平、但小于高负荷水平.2010年、2015年库区的主要污染物质和污染负荷排放分布与现状(1998年)基本相同.主要排污区域为重庆主城区,2010年预测重庆主城区CODcr负荷占库区总负荷的比例,高、中、低负荷水平分别为:39.6%、36.2%、21.6%,低负荷比高负荷降低18%.库区的主要污染源为农业面源,2010年库区农业面源中CODc,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在高、中、低负荷水平下分别为:38.9%、47.5%、70.4%.同时,随着库区社会经济发展,污染负荷有逐步增大的趋势,到2015年所有污染物及负荷水平,均大于2010年和1998年.
三峡水库、污染源、污染负荷、预测
15
P3(地球物理学)
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资助项目
2006-03-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9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