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卫星与接收机信号延迟偏差的新方法及其应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321/j.issn:1001-1595.1999.02.009

确定卫星与接收机信号延迟偏差的新方法及其应用

引用
单频GPS接收机用户通常需要进行电离层延迟改正,电离层延迟改正量通常来源于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或双频GPS 基准站信息,后者即是利用双频GPS观测值估计电子含量总数,求解电离层延迟改正量.利用双频GPS观测值估计电子含量总数,一个关键问题是去掉卫星与接收机信号延迟偏差.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采用梯度模型拟合区域电离层电子含量.这种方法应用于香港地区GPS差分台站,利用11天GPS连续观测结果估算了交椅洲和粉岭两个GPS差分台站的卫星与接收机信号延迟偏差,其结果分别为4.34 TECU(1.52 ns)±0.44 TECU(0.15 ns)和37.32 TECU(13.08 ns)±0.47 TECU(0.16 ns).GPS卫星信号延迟偏差在-5.34 TECU(-1.87 ns)至9.36 TECU(3.28 ns)范围之内,其标准差为1.74TECU(0.61 ns),本文方法估算的卫星信号延迟偏差与JPL,UNSW及AG等组织求出的卫星信号延迟偏差值符合度大约为1.0 ns水平通常认为GPS卫星所发射的双频信号是严格同步的,但实际上双频信号在发射时间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称卫星L1/L2信号延迟偏差,或者称卫星延迟偏差.同样,对GPS接收机来说,接收L1,L2信号也存在一信号延迟偏差(因为L1,L2信号必须在接收机中通过不同的硬件路径和电子线路),称接收机L1/L2信号延迟偏差或者称接收机延迟偏差.卫星L1/L2与接收机L1/L2信号延迟偏差之和又简称为卫星与接收机信号延迟偏差.

电子含量总数、卫星与接收机信号延迟偏差、梯度模型

28

P2(测绘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53-16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测绘学报

1001-1595

11-2089/P

28

1999,28(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