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种芒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及气候模式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733/j.issn.1007-0435.2017.04.001

中国四种芒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及气候模式研究

引用
为了明确4种芒属植物在我国的分布水平和气候模式,本文通过查阅馆藏标本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对4种芒属植物野生居群所在地的地理因子和气候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 parius)水平分布的范围111.48~120.81°E,28.18~34.82°N,垂直分布范围为0~321 m,荻(M.sacchari florus)的水平分布范围为29.90~47.53°N,106.27~113.76°E,垂直分布范围为 1~1 455 m,五节芒(M.floridulus)的水平分布范围为19.14~38.33°N,104.78~122.39°E,垂直分布范围为0~1 650 m,芒(M.sinensis)的水平分布范围为18.81~43.56°N,100.44~127.55°E,垂直分布范围为-12~1 678m;芒属植物分布的气候模式为:年平均降雨量202.40~2 444.00 mm、年积温2 074.00~8 500.00℃、平均温度1.20~24.40℃、夏季极端高温30.90~45.20℃、冬季极端低温-23.21~10.64℃、1月份平均气温-24.10~18.70C、7月份平均气温18.00~32.70℃、全年无霜期110.00~365.00 d,年累积日照时间511.00~2 868.00 h;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芒属4个种的第1主成分均可命名为气温因素,且起主导作用是1月份平均气温和全年无霜期;第2主成分则主要由年降雨量和日照时间决定.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芒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气候适应性强,具有作为能源植物开发的潜力.

气候因子、主成分分析、能源植物、芒属、分布

25

S561(经济作物)

湖南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项目15KFXM02

2017-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85-69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草地学报

1007-0435

11-3362/S

25

2017,25(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