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草地植被土壤团聚体特征与可蚀性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733/j.issn.1007-0435.2014.04.010

黄土高原草地植被土壤团聚体特征与可蚀性分析

引用
通过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地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以及土壤可蚀性的分析,探讨了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团聚体特征与土壤可蚀性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防止土壤侵蚀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Le Bissonais法的3种处理,慢速湿润处理(SW)后土壤团聚体粒径主要为>2 mm的大团聚体颗粒,预湿后扰动处理(WS)和快速湿润处理(FW)后团聚体粒径分布较均匀,<0.2 mm粒径的团聚体颗粒占主要优势.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表现为SW>WS>FW,土壤可蚀性值K表现为WS> FW> SW,表明黄土丘陵区草地植被土壤团聚体破碎的机制主要是消散和机械破坏.不同立地条件下,对于慢速湿润处理,0~10 cm土层阴梁峁坡、阴沟坡、阳沟坡的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显著高于梁峁顶和阳梁峁坡,阳梁峁坡和梁峁顶的土壤可蚀性值K显著低于阴梁峁坡、阴沟坡和阳沟坡,10~20 cm也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阳梁峁坡和梁峁顶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低,土壤抗蚀性差,阴梁峁坡、阴沟坡和阳沟坡土壤的团聚体稳定性较好,土壤抗侵蚀能力较好.

草地植被、Le Bissonais法、土壤团聚体、土壤可蚀性、黄土高原区

22

S152.4;S157(土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3053241171226;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47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人才科研专项”QN2011049

2014-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743-74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草地学报

1007-0435

11-3362/S

22

2014,22(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