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科7种植物叶表皮蜡质晶体形态及其正烷烃分布特征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733/j.issn.1007-0435.2013.06.025

蓼科7种植物叶表皮蜡质晶体形态及其正烷烃分布特征

引用
采用气相色谱技术测定了蓼科(Polygonaceae)4属7种植物叶表皮蜡质正烷烃的含量和相对含量,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叶表皮的蜡质晶体形态,旨在为植物化学分类提供新的途径,同时也为合理开发利用蓼科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蓼科植物叶表皮蜡质中正烷烃的含量和相对含量均存在种间差异,且奇数烷烃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偶数烷烃,其中C29和C31的相对含量最高,其次是C33,碳链<C27和>C33的烷烃的相对含量较低.长链烷烃的碳优势指数(CPIs)在1.1~7.1之间,短链烷烃CPIs在0.6~3.1之间.植物叶表均覆盖一层蜡质薄膜,弥漫性分布于叶表.蜡质薄膜之上散布蜡质晶体,其中丛枝蓼(Polygonum posumbu)、头花蓼(P.capitatum)、巴天酸模(Rumex patientia)和火炭母(P.chinense)的蜡质晶体主要呈颗粒状,何首乌(Fallopia multiflorum)呈杆状,水蓼(P.hydropiper)和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呈片状.蓼科4属7种植物经聚类后可分为2大类:I类仅包括以C19和C21为主要烷烃的丛枝蓼,Ⅱ类包括以C29,C31或C33为主要烷烃的其他6种植物.

蓼科、表皮蜡质、正烷烃相对含量、蜡质晶体形态

21

Q944.55(植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450

2014-0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194-119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草地学报

1007-0435

11-3362/S

21

2013,21(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