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0435.2011.02.024
高粱雄不育系与四种苏丹草杂种F1农艺性状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为明确雄不育系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Z3A、V4A与黑壳、白壳、红壳、棕壳4种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Piper)Stapf)种间杂种F1的育性状况、细胞遗传学特征和育种潜力,为杂交后代选择利用提供依据,采用定株观测、花粉粒染色,染色体制片镜检等方法,对杂种F1代的生长发育、主要农艺性状及染色体构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个杂交组合F1代植株生长茁壮,平均株高350~386 cm,显著超过其双亲;生育期较长(132~134 d),属中晚熟类型;分蘖数多达6.24~6.82个,呈偏父本遗传;穗型呈双亲中间型,每穗小穗数、穗密度均优于其父本苏丹草;茎叶比在3.10~3.33之间,明显低于其母本;株高140 cm时,F1茎叶鲜草氢化物含量很低,变幅为9.38~42.01 mg·kg-1;开花盛期主茎糖锤度值较高,在8.89%~9.46%之间,呈偏母本遗传;F1花粉可育率在94%以上,自然结实率在73.22%~76.62%之间,均不存在育性问题;F1代PMCM Ⅰ染色体配对行为规则,平均构型为2n=2x=20(10 Ⅱ),但其棒状二价比例较高(6.702~7.215),亲本间遗传组成存在一定差异;F1鲜草产量明显超过其父本苏丹草,增产幅度为12.17%~28.28%,超亲优势幅度为13.86%~39.42%.试验确定出育种潜力最大的杂交组合是:高粱V4A×棕壳苏丹草和高粱Z3A×黑壳苏丹草.
雄不育系高粱、苏丹草、种间杂交种、生育、农艺性状、细胞遗传学
19
Q944(植物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中国西部牧草、乡土草遗传及选育的基础研究"2007CB1089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60262;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8GB2A400042;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0711020301;内蒙古农业综合开发办项目2010-97
2011-07-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317-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