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0435.2008.03.012
封育对云雾山本氏针茅草地群落的影响
以云雾山封育与未封区为对象,采用样线法进行调查,重点分析二者群落特征和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以期为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封育后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群落发生较大变化,物种数显著增加、演替差异明显,由未封区的本氏针茅+大针茅(S. gigantea)群落演替为封育后的大针茅+本氏针茅群落;未封区本氏针茅种群的优势地位明显加强,重要值明显大于封育区;封育与未封区群落的相似性系数为0.419;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修正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nner指数、Audair和Groff指数)均表现为封育区未封区,而均匀度指数则相反;封育区地上生物量明显增加,其中禾本科、蔷薇科和杂类草占总生物量的比例均表现为封育未封区,而菊科则相反.
云雾山、本氏针茅群落、群落特征、封育
16
S812(普通畜牧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106803;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06BAD09B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230290;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专项
2008-07-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7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