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0435.2000.03.009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集流灌草立体配置与水分调控
该区干旱与水土流失并存,降雨量时空分配不均,且水热并不同步(在春夏,植物常因缺水而枯死),致使生态环境建设中恢复植被的难度大.为此,采用工程整地措施与灌草立体配置模式,发展集流灌草植被,调蓄土壤水分,促进灌草植被的快速恢复.结果表明,在水平阶营造柠条和披碱草,在生长初期0~500 cm土层含水量可分为3个明显的层次;在生长的第4年随着灌草根系深扎,土壤水分过耗,出现明显的干土层,分布深度在120~200 cm,厚度为100 cm.在第8年干土层扩大到100~300 cm,厚度为200 cm.第14年土壤含水量有所回升,但幅度不大,同第8年相比,仅提高1.5~2.0个百分点.水平阶的柠条灌木林随着生长时间的延续,其水分贮量变化是否增加,仍有待继续研究.该区0~500 cm多年土壤贮水量,在生长初期(4月份),15年生柠条480.15 mm,12年生沙棘、山桃分别为414.6 mm和385.4 mm,在生长末期(10月),柠条498.31 mm,沙棘423.31 mm,山桃445.9 mm.仅占田间持水量的30%~58%,接近或略高于凋萎湿度,因此,目前的土壤贮水量并不能满足灌木林的生长,仅能维持其生命.从土壤水分的消耗与贮量分析,柠条与禾本科配置是适宜该区建造的优良灌木类型,其次为山桃和沙棘.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集流灌草配置、水分调控
8
S283(农田基本建设、农垦)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96-004-05-09;宁南宽谷丘陵区固原集水型农牧开发与生态建设研究项目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