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7000.2014.19.014
“全集”古难全
在三十年前就启动,但后来成了“烂尾楼工程”的《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在学界呼唤多年之后,最近重新推出,引发关于全集出版中存在问题的热议,包括书札、题跋、演说、读书笔记、译作、未刊稿、公务文字等文字是否应收入全集,编者求全的职业精神与其权限何在,入选文字应以初稿本还是改定本为准,全集到底是应定位为“个人著作”还是“专题档案”,等等。从整体上看,晚清民国以降文化大师的文字,在当下经济实力提升,因而“求大求全”、开足马力的出版工程节奏中,大多已经完成全集或文集的出版;在国家重点图书或出版大奖获奖名单上,总多有全集入围;只是,透过这种表面繁荣的出版现象,从学术文化的角度深入细察,我们多少可以感受到一种虚热的味道,可以说全集出版中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别的暂不赘言,以我个人编读生涯中碰到的两例,多少可以说明“全集不全”这一突出的问题。
全集、人民出版社、文字、烂尾楼工程、专题档案、职业精神、学术文化、晚清民国、求大求全、经济实力、国家重点、读书笔记、表面繁荣、章太炎、著作、译作、演说、学界、文集、味道
S85;P46
2014-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