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草木樨结瘤缺失型突变体的结瘤表型及生物量分析
为研究草木樨共生固氮的形成机制,以白花草木樨野生型Ma389经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后的Ma58、Ma61和Ma62结瘤缺失型突变体为材料,接种苜蓿中华根瘤菌SM1021后对其结瘤表型和生物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Ma58、Ma61不形成侵染线和根瘤原基,突变体Ma62不形成侵染线,且只形成少数不固氮的白色小根瘤.3种突变体在低氮基质中生长30 d时,根鲜/干质量显著低于野生型(P<0.05),从40 d开始,地上部鲜/干质量、根鲜/干质量、株高和根长均显著低于野生型(P<0.05),在富氮基质中则无显著差异,表明这3种突变体的突变基因只与共生固氮相关,为草木樨共生固氮机制研究奠定了遗传材料基础.
白花草木樨、结瘤缺失型突变体、共生固氮、生物量
32
Q939.114;S541+.1;S154.38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费-优秀青年支持计划项目
2023-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247-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