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胡麻轮作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特征及氮素含量的影响
为探索西北旱区利于维护农田土壤良好的理化性质的种植制度,采用大田试验,以休闲处理为对照,研究了100%Flax、50%Flax(Ⅰ)、50%Flax(Ⅱ)和25%Flax 4个胡麻种植频率,100%Flax(Cont F),50%Flax(Ⅰ):WFPF、FPFW、PFWF、FWFP,50%Flax(Ⅱ):FWPF、WPFF、PFFW、FFWP,25%Flax:WPWF、PWFW、WFWP、FWPW,其中F为胡麻,P为马铃薯,W为小麦,共13个种植模式下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氮素含量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与分形维数(D)、团聚体破坏率(PAD)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0.5~1.0 mm粒径中NH4+-N含量和>2 mm粒径中NO3--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团聚体稳定性的增大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硝铵态氮含量.50%Flax(Ⅰ)胡麻种植频率以及马铃薯茬口显著增加了>0.25 mm粒径大团聚体含量、MWD和GMD,显著降低了土壤的D、PAD和土壤可蚀性(K);不同轮作模式下FWFP处理显著提高0.25~2.00 mm粒径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土壤团聚体MWD和GMD和抗侵蚀能力,降低分形维数和团聚体破坏率,使其土壤团聚体结构越稳定.由此表明,FWFP轮作模式可显著提高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促进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增加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对我国北方胡麻轮作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胡麻、土壤团聚体、团聚体稳定性、氮素分布
32
S152.4;S572.06;S714.8
甘肃省教育科技创新产业支撑计划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甘肃农业大学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课题;甘肃农业大学伏羲杰出人才项目;甘肃省教育科技创新项目
2023-02-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7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