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度短星翅蝗危害后羊草的高光谱变化及对产草量的影响
为建立羊草草地高光谱植被指数(NDVI)与短星翅蝗危害密度之间的关系模型,估计短星翅蝗危害造成的牧草损失,使用短星翅蝗按5,10,20,40和60头/m25个密度梯度在羊草草地进行田间取食危害试验,测定不同危害时长后的 NDVI 值,最后根据 NDVI 和生物量的对应关系计算蝗虫危害后的牧草损失量。结果发现短星翅蝗危害羊草草地后,随短星翅蝗密度增加,NDVI 值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但是在密度为10头/m2时,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值略有上升。模拟短星翅蝗危害不同时间后 NDVI 与密度之间的关系方程为:Y =0.5932+0.0014x -6.93×10-5 x 2(5 d),Y =0.5950-4.8500×10-4 x -4.01×10-5 x 2(10 d),Y =0.5848-0.0024x -1.61×10-5 x 2(15 d),Y =0.6422-0.0031x-2.12×10-5 x 2(20 d)。其中,y 为植被指数 NDVI,x 为蝗虫密度。同时研究发现,低密度情况下(不大于20头/m2),随危害时间延长短星翅蝗取食对 NDVI 校正值无显著影响;高密度情况下(大于20头/m2),随时间延长 NDVI 校正值迅速降低,不同密度间的差异显著。根据草地生物量与 NDVI 的回归方程(y =614.15x-119.28)将 NDVI 值转换成牧草损失量,发现随虫口密度增加,牧草损失量呈增加趋势。低密度短星翅蝗(5,10头/m2)危害情况下,羊草草地有超补偿作用,当蝗虫密度超过40头/m2时,生物量降低趋势非常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 变化与蝗虫危害密度相关关系显著,随着蝗虫密度的增大,NDVI 的值先增长后降低。根据蝗虫危害造成的光谱变化,可以估计蝗虫危害密度及造成的损失。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蝗灾的大区域遥感监测奠定了基础。
短星翅蝗、羊草、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S51;S5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201003079;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35-07资助。
2015-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9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