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829/j.issn.1001-0629.2021-0335
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对燕麦炭疽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禾谷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ereale)引致的炭疽病是山西晋北地区燕麦(Avena sativa)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但目前尚未开展化学杀菌剂防治燕麦炭疽病的研究.为明确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对燕麦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本研究选取6类10种杀菌剂,使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液滴法对其抑菌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丙环唑25%乳油、嘧菌酯25%悬浮剂和吡唑醚菌酯25%悬浮剂对禾谷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0921、0.8774、0.1180和0.0029 mg·L?1;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嘧菌酯25%悬浮剂和吡唑醚菌酯25%悬浮剂对禾谷炭疽菌孢子萌发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浓度 ≥0.80 mg·L?1时,孢子萌发抑制率均为100%,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嘧菌酯25%悬浮剂和吡唑醚菌酯25%悬浮剂的EC50分别为0.1124、0.1184和0.0059 mg·L?1.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建议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在炭疽病发生前作为保护性杀菌剂使用,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嘧菌酯25%悬浮剂和吡唑醚菌酯25%悬浮剂作为保护和治疗性杀菌剂使用.此外,生产者应及时轮换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化学杀菌剂防控病害,同时改善种植条件,引进和选育抗病品种,保证燕麦的可持续生产.
燕麦;炭疽病;杀菌剂;作用机制;抑菌效果;有效中浓度;化学防治
38
山西省重点研发项目;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
2021-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737-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