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829/j.issn.1001-0629.2020-0340
黑龙江苜蓿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2019年对黑龙江省2龄栽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进行病害调查,发现部分苜蓿茎秆表面出现大量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小病斑,病斑发展后期相互融合,严重破坏韧皮组织.本研究鉴定了其病原,并对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经形态学鉴定、多基因联合测序分析和致病性测定,将该病病原鉴定为北美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mericae-borealis).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生长和产孢最适培养基为PDA,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分别为1.02 cm·d–1和1.3×106个·mL–1,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P<0.05);最适氮源为蛋白胨,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分别为0.91 cm·d–1和1.8×105个·mL–1,显著高于其他氮源(P<0.05).以葡萄糖为碳源时,产孢量显著高于其他碳源(P<0.05),为3.6×106个·mL–1;以可溶性淀粉和蔗糖为碳源时,菌丝生长速率为0.82 cm·d–1,显著高于其他碳源(P<0.05).
苜蓿炭疽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北美炭疽菌
37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草类植物种质创新与品种选育;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南志标院士工作站
2020-12-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2057-2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