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829/j.issn.1001-0629.2018-0161
苜蓿+禾草混播方式对二龄混播 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
在科尔沁沙地以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共3种禾本科牧草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 a)按豆禾行数比1:1、1:2、2:1和2:2建植混播草地,分析了禾草种类和混播比例对二龄混播禾草、苜蓿及禾豆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禾草种类及混播比例对混播组分及群体产量影响显著(P<0.05).除第1茬禾草产量以苜蓿+虉草混播组合最高外,其余茬次及全年禾草产量均以苜蓿+无芒雀麦混播组合最高,苜蓿+垂穗披碱草混播各茬次及全年禾草产量最低.苜蓿+无芒雀麦和苜蓿+虉草1:1混播全年禾豆总产量分别比单播苜蓿产量高25.70%(P<0.01)和14.21%(P>0.05),但禾草产量占比仅为16.10% 和16.63%.豆禾1:2混播全年禾草产量占比达到27.20%~37.57%,但禾豆总产量显著(P<0.01)低于其他混播组合.在科尔沁沙地,苜蓿:禾草1:1混播短期内可获得最高的禾豆总产量,1:2混播全年禾豆总产量最低,而禾草产量比最高.
间行混播、混播比例、混播组合、禾草种类、禾豆产量、禾草产量比、科尔沁沙地
35
S812.95;S344.1+4(普通畜牧学)
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31560673;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20150426;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015MS0337;内蒙古自治区饲用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项目MDK2016020
2018-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2210-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