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441/j.cnki.cykx.2016.05.013
不同发育阶段家蚕体内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
抗坏血酸又称维生素C(Vc),是家蚕幼虫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物质.为探讨在非取食阶段家蚕体内还原型抗坏血酸(AsA)的来源,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家蚕在不同发育时期以及不同条件下体内的AsA含量和总抗坏血酸(TAA)含量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sA合成相关酶基因在家蚕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量变化.滞育卵中AsA含量在产卵24h内,TAA含量在产卵72 h内均有所增加,此后二者的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并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即时浸酸解除滞育蚕卵的AsA含量在产卵24 h内显著增加,且在产卵48~ 144 h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到胚胎发育后期又明显下降,但AsA含量一直高于滞育卵.幼虫期取食桑叶或添加Vc的人工饲料之后,蚕体内AsA和TAA含量均增加,幼虫在眠中或取食缺乏Vc的人工饲料及饥饿一定时间后,体内的AsA和TAA含量均明显降低,尤其是饥饿后体内的AsA含量会下降到很低的水平.蛹期的TAA含量无显著变化,但雌蛹体内AsA含量在化蛹0~24h显著升高,雄蛹体内AsA含量在化蛹0~144 h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到蛹后期才有较为明显的下降.编码AsA合成相关酶的4个同源基因BmGULO_like1、BmGULO_like2、BmALase_like1、BmALase_like2在中肠和脂肪体中的表达量总体上都是卵期及蛹期显著高于幼虫期,并且随卵和蛹的发育进程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提示,家蚕胚胎发育期和蛹期的AsA来源途径,可能包括自身合成途径及由氧化型抗坏血酸(DHA)还原为AsA的途径,而在幼虫期主要从食物中吸收Vc,缺乏其他来源.
家蚕、抗坏血酸、发育时期、合成代谢、分光光度法、实时荧光定量PCR
42
S881.2(蚕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No.CARS-22.
2016-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84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