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中肠羧酸酯酶基因的克隆及用槲皮素和有机磷杀虫剂诱导后的表达变化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家蚕中肠羧酸酯酶基因的克隆及用槲皮素和有机磷杀虫剂诱导后的表达变化

引用
昆虫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s,COEs)在昆虫降解杀虫剂和代谢植物次生物质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克隆了家蚕中肠特异表达的4个羧酸酯酶α-家族基因Bmae2、Bmae17、Bmae18和Bmae27.序列分析表明Bmae2和Bmae17编码的蛋白质均具有酯酶活性必需的催化残基Ser、Glu、His以及α-酯酶/β-酯酶家族的特征基序Gly-x-Ser-x-Gly,而Bmae18与Bmae27编码蛋白质的Ser残基分别突变为Asp和Gly残基,推测Bmae2和Bmae17具有酯酶的水解活性.4龄起蚕分别添食4种浓度的槲皮素(quercetin)后,通过半定量RT-PCR和定量PCR检测4个COEs基因在各处理组家蚕中肠中的表达均有显著上调,最大诱导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6.90、2.21、1.30、8.78倍.分别用亚致死剂量的有机磷农药辛硫磷、敌敌畏和毒死蜱处理5龄第2天幼虫,检测中肠COEs活性均显著增强.通过半定量RT-PCR和定量PCR检测发现:Bmae17和Bmae27在低浓度辛硫磷处理的3d内均上调表达,与酶活性检测结果基本一致,推测这2个基因可能主要参与了对辛硫磷的解毒作用;敌敌畏处理组家蚕只在处理第3天时中肠中的Bmae17、Bmae18和Bmae27的表达呈现诱导上调,在处理后的前2d呈现出表达被抑制或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的现象,毒死蜱处理组也出现了类似现象,与酶活性检测结果不完全一致,推测与在中肠表达的其它COEs参与了对这2种农药的解毒作用有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家蚕中肠COEs基因的解毒机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家蚕、羧酸酯酶、基因克隆、有机磷杀虫剂、槲皮素、诱导

39

S881.2;Q78;S884.9+7(蚕桑)

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12jjA00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DJZR10290002

2013-05-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247-25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蚕业科学

0257-4799

32-1115/S

39

2013,39(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