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天牛幼虫致病性白僵菌菌株退化的RAPD分析
白僵菌是桑天牛的生物防治菌种之一,探究白僵菌菌种退化的遗传机理有助于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控制菌种退化,提高其生防效率.利用RAPD技术分析第1、6、12、14、16、18和20代白僵菌菌株在基因水平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各代菌株间既有共有的条带,同时又有谱带的增加或减少,与第1、6代菌株相比,第12代菌株的基因组DNA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14代时继续变化,之后的第16、18和20代菌株又趋于稳定.供试的7代菌株间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在0.05 ~0.60之间,存在较明显的遗传差异,且随传代次数增加,菌株的菌丝生长量增大,产孢能力降低和对桑天牛幼虫致病能力降低等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一致性.研究结果提示,可利用RAPD技术进行桑天牛幼虫致病性白僵菌菌株退化的早期遗传检测.
白僵菌、传代、RAPD分析、菌丝生长量、产孢力、致病力
39
S888.72+9;Q939.5(蚕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1204041;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资助项目2011003
2013-05-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2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