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式与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及其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暴露式与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建立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的各种指标,确立更有效的气管滴注方法.方法:45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非暴露组和暴露组,每组15只.以脂多糖(LPS)作为刺激物,非暴露组和暴露组小鼠分别采用非暴露式和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建立ALI模型,造模后24 h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生化指标检测、BALF细胞分类计数、肺湿/干重(W/D)比值测定以及肺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暴露组小鼠造模的成功率(100%)高于非暴露组(86.7%).与对照组比较,非暴露组和暴露组小鼠BALF中总蛋白浓度、碱性磷酸酶(ALP)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中性粒细胞数量以及肺W/D比值显著升高(P<0.05);暴露组小鼠BALF总蛋白浓度、ALP和LDH活性、中性粒细胞数量以及肺W/D比值明显高于非暴露组(P<0.05).非暴露组小鼠主要表现为肺间质水肿;暴露组小鼠主要表现为渗出性肺水肿.结论: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对于建立小鼠ALI模型更有效.
气管滴注、急性肺损伤、脂多糖、小鼠
38
R563(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81100030
2015-09-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14-418,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