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587X.2000.06.026
不同给药途径和剂型在食管癌病人体内分布的比较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局部给药治疗消化道肿瘤进行了研究[1,2]。自1996~1997年本文作者应用内镜下局部注射治疗食管癌,并检测局部注射水剂药物、活性炭吸附药物及静脉给药三种不同给药方式在肿物处及静脉血中药物浓度变化,以探求三种不同给药方式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药品和仪器 ①放射性Na131I(北京原子能研究所提供),注射用PYM(PYM,天津河北制药厂生产)。②仪器:FH-408自动定标器,电子胃镜(PENTAX EG2901),注射针(NM-3KOLYMPUS)。
1.2 实验方法 ①放射性131I标记PYM:标记方法采用William法,略加改动用氯氨T法将131I标记在PYM上。②活性炭吸附PYM的制备:活性炭3.0 mg/ml与PVP 1.3 mg/ml加入生理盐水混匀,然后加入131I标记的PYM 2.0 mg/ml,充分混匀后即制成活性炭吸附的131I标记PYM,简称PYM-CH。③病例选择:选择内镜下诊断,经病理证实的食管鳞癌、腺癌患者26例,先口服复方碘溶液5 d,然后5例患者静脉内注入131I标记PYM,11例患者食管肿物处注入131I标记PYM,10例患者食管肿物处注入PYM-CH,每例均注入PYM 8 mg,分别于注药后15 min,1 h,3 h,7 h在患者肿物处取组织称重后测量其放射性活度,并取外周血1 ml测量其放射性活度。
给药途径、平阳霉素、食管癌
26
R735.1;R730.53(肿瘤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62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