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油田集输管线腐蚀原因分析及腐蚀防护技术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21.05.028

陕北油田集输管线腐蚀原因分析及腐蚀防护技术研究

引用
目的 通过分析陕北延长油田某联合站集输系统管线的腐蚀行为,找出该区块集输系统的腐蚀原因,进而提出控制腐蚀的有效方法.方法 基于灰关联分析理论,分析了集输系统采出液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管线设备腐蚀的影响程度.应用EDX能谱仪和DXS-500全自动三维成像显微镜,对集输管线内腐蚀产物和Q235钢进行表征.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合成适用于该集输管线的缓蚀剂,通过极化曲线和缓蚀性能评价对缓蚀剂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管线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pH值、S2?、SRB、CO2、Cl?等,能谱分析得出腐蚀产物主要组成有Fe、O、C、S元素.采用投加50 mg/L氧化性高效脱硫杀菌剂和50 mg/L缓蚀剂的措施后,挂片表面光滑且呈红色和黄色,坑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坑的深度大幅度减小,最大腐蚀深度由80.937μm减少到16.25μm,腐蚀速率降低到0.0324 mm/a,缓蚀率达到90%以上.结论 Cl?破坏金属表面钝化膜、CO2和H2S协同作用共同影响着金属的腐蚀速率.采用氧化性高效脱硫杀菌剂配合所合成的缓蚀剂来控制腐蚀完全可行,可有效解决集输管线的腐蚀问题.

灰关联分析法、腐蚀、极化曲线、缓蚀剂、缓蚀速率

50

TG174.4(金属学与热处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

2021-05-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53-26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表面技术

1001-3660

50-1083/TG

50

2021,50(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