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核磁共振表现与卒中计量表及中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核磁共振(MRI)表现与卒中计量表及中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66例急诊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每例均行MRI检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中医证候要素评分.MRI表现按病灶发生部位分为脑干组、小脑组、脑叶组、丘脑组及基底节组;按大小分为腔梗组、中小面积组及大面积组.统计分析MRI表现与NIHSS评分及证候要素的相关性.结果 在MRI表现的病变部位及病变大小和NIHSS评分的关系比较中,仅基底节及腔梗组病灶在NIHSS评分中多为轻度,其余各组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MRI表现和证候要素的关系比较中,显示不同的病变部位及病变大小和各项证候要素之间均有显著相关(P<0.05),腔梗组、中小面积组及大面积组病例均以风证、痰证及火热证最常见,随病变面积的增加,气虚和阴虚阳亢等虚证的比例逐渐增加.结论 与NIHSS评分相比,证候要素和MRI的表现更具有相关性,MRI的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可以作为协助判断中医辨证的指标,在急性脑卒中的中西医联合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缺血性脑卒中、证候要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核磁共振
33
R259.743(中医内科)
2011-03-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77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