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α(OH)D3治疗肾性骨病中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0253-9713.2001.01.029

1-α(OH)D3治疗肾性骨病中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

引用
@@在引发慢性肾功能衰竭骨病(以下简称肾性骨病)的诸多因素中,1,25(OH)2D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二者在该病发生中的作用以及治疗中的变化如何,目前报道尚不多。   研究对象   1.1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住院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58.2±6.4岁,经生化检查(Cr、血BGP、血Ca、P、AKP、PTH、尿HOP)、X线检查(腰椎、颅骨)、双光骨密度测定确诊为肾性骨病(观察组)。确诊后开始应用1-α(OH)D3治疗。给药方法为0.25μg 2次/d,口服。同时应用降压、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等治疗,均未采用血液透析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4周分别抽血检测血TNF-α浓度及Cr,同时选择1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57.4±7.2岁,与观察组比较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   2.检测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及对照组血TNF-α浓度。药盒由北京邦定生物医学公司提供。   结 果   1.观察组治疗前血TNF-α浓度为96.83±20.76pg/ml,对照组为57.3±11.8pg/ml,二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   2.观察组服用1-α(OH)D3治疗2周及4周后血TNF-α浓度分别为65.58±10.27及54.16±6.09pg/m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有显著性差异。   3.观察组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血肌酐浓度分别为608.8±40.5、612.4±50.2及609.6±42.2μmol/L,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无显著性差异。

血液透析治疗、肾性骨病、肿瘤坏死因子、无显著性差异、慢性肾功能衰竭骨病、血肌酐浓度、对照组、平均年龄、检测方法、代谢性酸中毒、健康志愿者、坏死因子α、骨密度测定、住院患者、应用、研究对象、生物医学、生化检查、给药方法、线检查

23

R692(泌尿科学(泌尿生殖系疾病))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北京医学

0253-9713

11-2273/R

23

2001,23(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