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科学表征及光子与姗子的相互转化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190/j.jbupt.2015.01.001

物质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科学表征及光子与姗子的相互转化

引用
重新审视了笔者提出的弥聚子论中的全宇观波粒二象性关系的正确性,重点探究了作为微观、介观、宏观实物体抽象化存在的弥聚子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表征问题,并得出了新的结论,即波动性的自然强度应以单位频率所蕴含的能量或单位波数所蕴含的动量来表征,而粒子性的自然强度则应以单位能量所对应的频率或单位动量所对应的波数来表征,进而得出了全宇观量子化变量在趋于宏观极限时取极小值的新见解,并给出了“双极归一化”波动性强度和粒子性强度的定义,从而完善了全宇观波粒二象性关系。继之,依据上述新见解,对笔者提出的全宇观不确定性原理进行了修正。同时,深化了对于姗子(笔者预言的一种物质形态)特性的了解,指出了光子与姗子相互转化的必然性和基本规则,导出了全宇观量子化变量上下限之间的定量关系,重新诠释了自发发射、受激发射和受激吸收这3个典型的物理过程,预言了第4个物理过程的存在,并给出了包含这4个物理过程的、拓展了的爱因斯坦关系。在此基础上,推测了姗子激射和实现“超级慢光”的可能性。最后,指出了量子场的真空起伏可能是弥聚子几率波行为产生的根源。上述工作使得弥聚子论进一步臻于完善,同时将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理论拓展为光子、姗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理论。

弥聚子、量子、隐波子、全宇观波粒二象性、全宇观不确定性原理、全宇观量子化变量、姗子、光子与姗子的相互转化、姗激发射、共激发射、光激吸收、共激吸收、光子、姗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爱因斯坦关系、量子场、真空起伏、几率波

O41(理论物理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0CB327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61020106007;科技部国际合作计划重点项目及中俄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06DFB11110,CR-B-30;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1DFR11010;中俄 NSFC-RFBR 联合资助项目61211120195;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130005130001;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共同设立的“通信与网络核心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B07005;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设立的“信息光电子学与纳异质结构”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项目

2015-04-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1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1007-5321

11-3570/TN

2015,(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