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SMA、Desmin、ER、P53的病理分析对比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18.04.009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SMA、Desmin、ER、P53的病理分析对比

引用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以期提高鉴别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以及30例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分别从巨检、镜检、免疫组化三方面进行病理分析与总结.结果 巨检结果发现,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肿块切面多数表现为灰白色,并且未发现明显细胞坏死现象.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表面内膜粗糙、质脆,可见明显溃疡、出血坏死或肌层浸润现象.镜检结果发现,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呈现不规则舌状现象、肿瘤细胞排列密集,无核分裂或者核分裂不明显,血管周围肿瘤细胞呈现同心圆样排列.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腺体呈现多腺管状,腺体排列不规则,大小不一致,腺上皮细胞增生出现排列紊乱,并且增生细胞出现堆积现象,核分裂明显.免疫组化结果发现,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ER表达阳性率高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R表达阳性率(100.00%> 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MA、Desmin、P53表达阳性率之间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问质肉瘤和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在巨检、镜检和免疫组化上可予区分.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理分析

25

2018-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75-477,54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1006-1703

11-3294/R

25

2018,25(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