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地区火炬松地上生物量分配特征及模型研建
[目的]探讨火炬松地上生物量分配模式随树木大小的变化规律,建立地上各组分及总量的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系统,为江西省吉安地区火炬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碳汇能力准确评估提供有效手段.[方法]以安福县武功山林场的火炬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不同径阶利用收获方法共采集了35株火炬松的干材(去皮树干)、树皮、树枝和树叶生物量,通过计算各组分生物量占地上总量的比例,分析火炬松地上生物量的分配模式及其随树木大小的变化趋势.以胸径(D)、树高(H)为预测变量,探讨各组分的最优生物量模型形式,采用似乎不相关模型建立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系统,并通过赋予特定的权函数消除模型异方差,利用留一交叉法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验证.[结果]随着林木个体的逐渐长大,干材和枝条生物量比例呈上升趋势,而树皮和树叶生物量比例呈下降趋势.D是各组分生物量模型最重要的预测变量,模型系数极显著且拟合效果良好(R2adj为0.91~0.97),H变量的加入有助于提高干材和树皮生物量模型的拟合优度,但不利于树枝和树叶模型的改进,且H作为独立变量时模型系数不显著.与国外火炬松生物量模型相比,本文模型预测效果良好(R2adj>0.9),误差较小,总相对误差(TRE)基本在±1%以内.[结论]林木个体大小是地上生物量分配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地上各组分生物量占比大小依次为树干>树枝>树叶.干材和树皮生物量模型以D2H为自变量拟合效果最优,而树枝和树叶模型基于单一变量D即可获得最优效果,基于各组分最优预测变量建立的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系统预测精度较高,可以在吉安地区火炬松人工林生物量测算中推广使用.
异速生长、可加性模型、非线性似乎不相关回归、异方差
44
S791.255;S750(森林树种)
江西省林业局林业科技创新专项经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博士后启动计划项目
2023-0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