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街道小气候要素与绿化布局关系测析-以徐汇区、杨浦区为例
[目的]阐述小气候要素与街道绿化布局的对应关系,指导城市街道绿化空间的适应性设计.[方法]基于街道绿化布局因素分类进行小气候要素的相关分析.对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和风速等小气候要素进行测析,探索小气候要素与街道绿化垂直结构的关系.[结果](1)街道绿荫覆盖率与小气候要素的作用关系:绿荫覆盖率越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减效率越好,当覆盖率达到90%以上时,效果最为显著;绿荫覆盖率越高,降温效应的规律特征越显著,但过高的绿荫覆盖使得街道空间闭塞,导致其降温效应反而有所降低;绿荫覆盖率高于90%的街道,其绿化对风速削减效率比覆盖率为50% ~70%时高出21%以上.(2)街道绿化复层结构与小气候要素的作用关系:复层垂直结构中,结构越复杂,绿化量越大,所能发挥的太阳辐射削减效率越高,其总体对太阳辐射的平均削减效率为88.78%;复层垂直结构的日平均降温效率为8.69%;乔-灌-草在一天的自然周期内,对风速的削弱效率相对最好,乔-灌其次,乔-草再次,灌-草最弱;复层结构的日平均风速削减效率在77.61%左右.(3)垂直绿量比与小气候要素的作用关系:乔灌木所占总绿量的比值与太阳辐射削减效率呈现正相关性;乔灌木所占比例越高,平均降温效率也越高;在一天的自然周期内,当乔灌与草比例越接近1:1时,对风速的削弱效率越好.[结论]基于街道绿化布局与小气候要素的关系,提出了调控街道绿化构成对提升小气候舒适度的技术对策:(1)为营造舒适的街道夏季小气候,宜保持70% ~90%的绿荫覆盖率;(2)通过适度的绿化复层结构增加遮荫和通风,但要避免过于复杂以致影响正常通风;(3)科学配比垂直绿量,综合考虑夏季绿荫覆盖率和冬季增温要求,通过种植落叶乔木并保持乔灌木占街道绿化的50%以上.
小气候、城市街道、绿化布局、上海
43
S731.2(绿化建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21-05-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2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