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下颌偏斜对青春期大鼠三叉颈核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
目的 确定功能性下颌偏斜所致的咬合异常及功能恢复对头颈部肌群肌梭感觉运动系统内源性单胺类神经递质(HDC)释放的影响.方法 选择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 建立功能性下颌偏斜.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取三叉颈核所在部位组织,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免疫荧光技术对肌肉组内的组氨酸脱羧酶(histidine decarboxylase,HDC)含量进行检测.采用PCR技术检测肌肉组织内HDC-mRNA的表达水平,定性定量分析头颈部肌肉组织内组胺的应答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三叉颈核内HDC和组胺受体蛋白的活性变化,同时PCR技术检测两者mRNA的表达水平,观察三叉颈核内神经递质组胺的释放情况.结果 功能性下颌偏斜大鼠三叉颈核内的HDC蛋白、HDC-mRNA表达水平以及组胺受体蛋白和组胺受体蛋白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去除偏斜装置下颌位置自然恢复后,以上检测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降.结论 下颌关节机械性感受器,感受功能性下颌偏斜导致肌梭梭内传入纤维向中枢传递外界信息的过程中,伤害性神经递质组胺的释放量增加,说明颞下颌关节机械性感受器参与了头颈部肌肉神经系统的调控.
功能性下颌偏斜、三叉颈核、组胺脱羧酶(HDC)
25
R782.63(口腔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0900;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42070;北京口腔医院学科建设基金16-09-09
2017-07-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2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