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化”之作为“中华共识”——质疑李约瑟《古代和中世纪中国人的进化思想》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论“大化”之作为“中华共识”——质疑李约瑟《古代和中世纪中国人的进化思想》

引用
“易学”总体上持“大化”观念,“西式进化论”在其思维框架下,不过是无限运程中之一环节而已.《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之言已完整描绘出中国人特有之“大化观”:“天下万物生于有”着眼于“进化”,“有生于无”着眼于“循环”.《庄子》描述的“大化历程”以“种有几”为起点,以“万物皆入于机”为终点.《列子》描述的第一阶段“自太易到太始再到太素最终达于浑沦”,可以“进化论”释读之;第二阶段“自一到七再到九最终复变为一”,只能以“循环论”释读之.《淮南子》的所谓“生物进化观”,实际只视“生物进化”为“天地循环”之一环节、一阶段:“生物进化”之前,已有三个阶段之“天地进化”;“生物进化”之后,亦应还有三个阶段之“天地退化”;然后一切归零,重新开始.墨子、韩非子、王充,均持“大化”思维.晚唐无名氏之哲学著作《无能子》认为不把“进化论”置于“天地未分,混沌一炁”以及“天地既位,阴阳炁交”之宇宙背景上来定位,就是讲不通的;其“自然而虫之,不自然而人之”命题的提出,不是为了高扬“进化论”,而是为了贬抑“进化论”,不是为了倡导“不自然”,而是为了倡导“自然”.晚清以降学者对“进化论”之质疑,则至少有严复“以易化西”、章太炎“俱分进化”、宗教界驳“生物进化论”、科技史学界之争论等尝试,从另一侧面证明中土思想家所讲就是“大化论”.

循环论、进化论、大化论、易学、道家、《无能子》、胡适、李约瑟、严复、章太炎

51

B21(古代哲学)

2014-03-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44-5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00-5919

11-1561/C

51

2014,5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