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家档案里的北京栅栏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1051.2019.07.017

清代皇家档案里的北京栅栏

引用
北京前门外"大栅栏"以浓厚的京味文化闻名遐迩,这条古老的商业街原名"廊坊四条",由于此地的栅栏宽大醒目,清代《乾隆京城全图》已称其为"大栅阑",此后一般写作同音的"大栅栏".这里设立的栅栏源于北京曾经长期实行的坊巷制,即以相邻的若干条街巷组成封闭的"坊",居民出入的坊门与街巷口的栅栏每天按时在早晨开启、晚上关闭,并派兵丁把守,起到维持治安、夜间防盗的作用.除了著名的"大栅栏",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木栅栏曾经设立在历史上的北京,在清代前期西方人绘制的版画中就有对北京胡同栅栏的细致描绘:栅栏横亘在胡同口,中间留门供居民出入,栅栏外的街头行人如织,小商贩们摆摊售货,水夫推着独轮车穿行其间,共同组成了一幅生动的胡同生活图景.巡查栅栏是否损坏并及时加以修理,就成了城市管理的一项日常事务,清代的"内阁大库档案"、珍藏在皇史宬的各朝实录和根据官方文件纂修的《大清会典事例》等皇家档案类文献,记录了北京的栅栏从持续维修到最终撤废的过程,这也是北京从封闭型的古都走向开放型的近现代城市的见证.

2019-08-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6-5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北京档案

1002-1051

11-2783/G2

2019,(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