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内镜观察隆起糜烂性胃炎胃小凹形态及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探讨染色放大内镜下隆起糜烂性胃炎胃小凹的形态分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OLYMPUS GIF-XQ260型电子放大内镜对162例隆起糜烂性胃炎的患者进行检查,局部喷洒0.4%靛胭脂染色后,观察糜烂胃黏膜小凹的形态改变,并与放大观察部位所取组织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两型胃小凹主要见于正常胃黏膜,而C、D、E和F四型分别见于活动性、萎缩性、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主要见D、E和F型.放大内镜对胃黏膜隆起糜烂萎缩性、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镜下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70.1%、80%及64.3%.结论:6种胃小凹形态与病理组织学存在明显相关性,在放大内镜结合黏膜染色下识别胃小凹的形态将有助于对胃黏膜病变性质的判断.
胃小凹、黏膜染色、病理诊断
8
R573.3(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2011-06-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