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初加工方法对茯苓多糖和三萜类成分的影响
以茯苓为试材,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茯苓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含量,并以此作为其品质的定量评价指标,研究了传统发汗切制和趁鲜切制2种初加工方法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茯苓多糖在10~100μg线性关系良好(R2 =0.9992),趁鲜切制与发汗切制的茯苓饮片多糖平均含量分别为87.77%和91.44%,方差分析显示F=15.30>F0.01;三萜类成分在10~70μg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趁鲜切制与发汗切制的茯苓饮片三萜类成分平均含量分别为2.318‰和2.334‰,方差分析显示F=0.1880<F0.05.表明茯苓采用不同初加工方法对多糖含量有极显著影响,发汗切制法高于趁鲜切制法,对三萜类成分无显著影响.
趁鲜切制、发汗切制、茯苓、多糖、三萜类化合物
S567.3+2(经济作物)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资助项目2012ZX09304006;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年科研课题青年资助项目.
2014-09-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