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粘病毒HN蛋白颈部与F相互作用区功能的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副粘病毒HN蛋白颈部与F相互作用区功能的研究

引用
副粘病毒 (Paramyxovirus) 包膜上镶嵌着两种糖蛋白血凝素-神经氨酸酶 (H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 HN) 和融合蛋白 (Fusion protein, F), 两者的相互作用是决定病毒宿主范围、毒力和传播的关键.为探讨HN颈部与F相互作用区 (Fusion interaction region, FIR) 在膜融合机制中的作用, 选取新城疫病毒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 与人副流感病毒3型 (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 type 3, hPIV3) 为研究对象, 通过片段置换及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嵌合体C1、C2, 进一步将NDV及hPIV3HN的FIR内第51位丝氨酸 (Serine, S) 、第55位天冬氨酸 (Aspartic acid, D) 定点突变为丙氨酸 (Alanine, A), 获得突变体NDV S51A、NDV D55A、hPIV3S51A、hPIV3D55A, 对嵌合体及突变体蛋白的细胞表面表达效率、受体识别活性、神经氨酸酶活性、促细胞融合活性及半融合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各嵌合体C1、C2及突变体NDV S51A、NDV D55A、hPIV3S51A、hPIV3D55A的细胞表达效率、神经氨酸酶活性 (Neuraminidase, NA) 与野生型相比差异不显著 (P>0.05), 但促细胞融合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P<0.05), C1、C2、NDV S51A、NDV D55A、hPIV3S51A、hPIV3D55A分别为野生型的7%、9%、27%、19%、17%和21%;C1、C2、NDV S51A、NDV D55A、hPIV3S51A、hPIV3D55A的受体识别活性分别为14.7%、22.3%、35.5%、28.8%、33.9%和40.2%, 与野生型相比差异显著 (P<0.05) .结果表明:副粘病毒HN蛋白颈部与F相互作用区的突变及置换使HN蛋白的促细胞融合活性、受体识别活性降低, 其中第51位丝氨酸 (S51) 及第55位天冬氨酸 (D55) 发挥重要作用.

副粘病毒(Paramyxovirus)、血凝素神经氨酸酶 (HN)、融合蛋白 (F)、相互作用区

34

R373.9(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2018-08-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318-32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病毒学报

1000-8721

11-1865/R

34

2018,34(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