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腹泻儿童中G9-Ⅵ轮状病毒再次出现并呈优势流行
1994年从北京腹泻儿童中鉴定的国内首例G9型A组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RVA)株T203属于G9-Ⅵ(VP7基因进化树支Ⅵ),而之后国内流行的G9型RVAs主要属于全球广泛流行的G9-Ⅲ(VP7基因进化树支Ⅲ).本研究于2010年通过基因测序从北京腹泻儿童中再次鉴定了一例RVA G9-Ⅵ.为了解北京儿童中G9-Ⅵ再次流行的情况,本研究对国内外人G9型RVAs的VP7基因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在G9-Ⅲ和G9-Ⅵ病毒各自VP7基因序列比较保守、彼此间变异集中的区域设计杂交探针,经PCR合成地高辛标记的cDNA探针,建立区分G9-Ⅲ和G9 Ⅵ的斑点杂交方法;结合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RVA常见G和P基因型杂交鉴定方法,对2011-2012年门诊腹泻就诊患儿中RVAs的流行进行调查.结果显示G9型检出率最高(43.5%,57/131),其次是G3 (30.5%)、G1 (12.2%)和G2 (11.5%),未发现G4型.P分型结果显示P[8]为主要基因型(85.2%),其次P[4]型(14.8%),未发现P[6]型.对57例G9型RVAs全部进行G9-Ⅲ和G9-Ⅵ杂交鉴定.结果显示:G9-Ⅵ占96.5%,取代G9-Ⅲ (3.5%)成为优势流行的G9型病毒.从VP7基因进化树图上看到,本研究鉴定的北京人RVA G9-Ⅵ同国内外近期多地出现的人RVA G9-Ⅵ进化关系密切,并且和加拿大的猪RVA株F7P4进化距离近.国内外新近重新出现的人G9 Ⅵ RVAs是否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比以往广泛流行的RVA G9-Ⅲ更强的传播能力或致病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轮状病毒、地高辛、斑点杂交、G9
32
R373.2+5(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项目
2016-08-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36-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