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治疗后慢性乙肝患者HBV基因组RT区和S区变异分析
为了解拉米夫定治疗后发生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Tyrosine (Y) methionine (M)-aspartic acid (D)-aspartic acid (D),YMDD)基序变异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病毒逆转录基因(Reverse transcriptase,RT)变异特点及对与之相重叠的表面抗原基因区(Surface antigen region,S)变异的影响,为乙肝的诊断和治疗理论提供依据.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25例发生YMDD变异慢性乙肝患者和30例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组RT基因进行扩增,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发生YMDD变异患者rt204位点变异类型分布以rtM204I为主(20/25,80%),多伴有rtL80I变异(14/20,70%);rtM204V变异同时伴有rtL180M变异(5/5,100%).YMDD变异患者RT区变异发生率高于未治疗患者(P<0.05).YMDD变异患者在5个经典核苷类耐药相关位点(rtL80,rtV173,rtL180,rtM204和rtM250)存在变异.两组患者在其它19个潜在核苷类耐药相关位点存在变异,而YMDD变异患者RT区潜在核苷类耐药相关位点变异频率显著高于未治疗患者(P<0.05),而且还存在对其它(拉米夫定以外)核苷类药物耐药相关位点的变异.发生YMDD变异患者S区变异发生率高于未治疗患者(P<0.05),在YMDD变异患者的S区“a”决定簇中还出现了sM133L和sG145R变异.研究表明拉米夫定治疗后发生YMDD变异患者HBV基因组RT区除发生rtM204I/V变异外还发生了其它耐药相关位点变异,可能导致对其它核苷类的交叉耐药.同时RT区变异影响重叠的S基因区造成HBsAg变异,可能造成对HBsAg检测的影响和免疫逃避的发生.
乙型肝炎病毒、拉米夫定、逆转录酶、乙肝表面抗原、变异
31
R512.6+2(传染病)
湖州市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一般项目No.2014GY12
2015-07-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3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