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1.011
基于P300的非器质性失眠症ERP特征及溯源分析
目的:探讨非器质性失眠症在事件相关电位下的P300特征和溯源分析.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健康对照组和非器质性失眠症组,各10例,采用EGI高密度脑电设备记录受试者任务态脑电及行为学数据,其中任务态脑电选择数字N-back任务.通过Net Station软件分析事件相关电位,提取Fz、Cz、Pz电极点的P300潜伏期、振幅以及行为学数据,并在GeoSource工具栏中进行溯源定位.比较2组溯源特征属性.结果:非器质性失眠症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及其各个组成部分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2组在0-back、1-back任务中的正确率、反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2-back任务中的正确率、反应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器质性失眠症组在0-back任务中Fz点、1-back任务中Fz点的P300振幅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和P<0.01).非器质性失眠症组在2-back任务中Fz、Cz、Pz点的P300潜伏期均长于健康对照组(P<0.05).任务态溯源脑区主要集中在额叶部分,非器质性失眠症组激活区域较为分散,且在0-back和2-back中激活区域电流强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非器质性失眠症受试者大脑工作记忆略有受损,分散了大脑认知资源,降低了大脑执行等高级认知能力,因此基于P300的事件相关电位特征和溯源分析结果可在一定条件下对其进行客观评估,并且其便捷性值得以后在临床上推广.
非器质性失眠症、事件相关电位、P300、脑电溯源
48
R741.44(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
2023-03-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