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182/j.cnki.j.anu.2020.03.007
交往的主体与生成的主体——哈贝马斯与齐泽克的主体间性思想比较研究
现代西方哲学从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有其重要原因:一是主体性哲学自身存在问题,二是主体间性哲学有可能为主体性哲学无法解决的现代诸多问题提供解决思路.主体间性哲学经由胡塞尔、海德格尔和布伯的阐发,已经取得了较为深入的发展.如今,主体间性哲学已经成为了理解和解决当今时代问题的重要哲学基础,因而对于主体间性哲学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当代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将主体间性作为他交往理性和商谈理论的前提,形成了他的主体间性思想.齐泽克则认为主体在象征性认同之前必然要借助于主体间性,否则主体的象征性认同就是不可能的.同时,齐泽克通过论证自我意识具有双重化特征,而将自我意识的双重化视为主体间性的基础.因而,齐泽克的主体性是建立在主体间性的基础之上.综合来看,由于融入了精神分析的内容,在对主体间性的基础研究方面,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齐泽克比哈贝马斯走得更远,也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马克思.
主体间性、哈贝马斯、齐泽克、精神分析
48
B151(现代哲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101
2020-06-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47-54